■文/郭 莹
7月22日,两列满载元明粉、钛精矿的“北向班列”分别从四川成都、攀枝花鸣笛启程,驶向山东青岛、淄博;与此同时,首列满载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北向班列”回程班列从青岛驶向成都。当天,两列“大湾区精品班列”也从成都和广州实现双向首发。至此,由蜀道集团作为四川省级运营主体推进的三向大通道全面贯通。从“长江班列”串联成渝—长三角,到“北向班列”贯通川鲁—京津冀,再到“大湾区精品班列”直链粤港澳,中国经济“四大增长极”首次通过钢铁动脉形成闭环串联。
2023年12月10日首发的“长江班列”,通过铁水联运,有效串联起成渝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较传统全程水运最高减少耗时三分之二,较全程铁路运输可降低成本约三分之一,形成了一条成本与时效兼顾的便捷物流通道。此次“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首发,实现了蜀道集团多向班列通道建设的关键跃迁,从依托“长江班列”的东向单线运营,发展为“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开通后的三轴协同网络,以班列线路贯通“四大增长极”,显著提升国家战略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效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
多向班列通道的完善,构建起高效的要素流通通道,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引入成渝地区,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成都、重庆两地的特色产品也能通过班列快速对接沿海市场,推动形成“内陆生产、沿海输出”“沿海研发、内陆转化”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在能耗、碳排放等方面,铁路运输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班列运输单吨货物能耗大幅降低,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显著减少。多向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将引导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向铁路转移,有效降低物流领域整体碳排放水平。绿色物流模式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更能推动物流行业树立低碳发展导向,带动相关产业在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