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头版 习近平将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 ——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 筑路天山中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一个新的玉树 低空经济“点燃”重庆假日消费热情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 ——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

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从大山深处到江河两岸,千千万万中国女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勇挑重担。她们以坚韧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治沙造林、志愿服务等领域书写奋斗篇章,用责任和热爱诠释新时代巾帼担当。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90后”女孩初雯雯因守护野生河狸而广为人知。2019年,她发起为河狸种植灌木柳的“河狸食堂”公益项目,种下了40多万棵灌木柳苗。如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明显恢复。

为了吸纳当地牧民守护河狸,初雯雯团队曾沿着700多公里的乌伦古河流域走访牧民,一路宣讲。当地很多牧民通过培训,成为自然保护巡护员。2021年,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在新疆富蕴县建起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中心。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的初雯雯动情地说:“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大力支持自然保护、青年人可以施展志向的伟大时代。我相信,这一份和谐就是这个世界该有的、最好的样子。”

女性的信念与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熠熠生辉。

在毛乌素沙地上,殷玉珍用40年的治沙行动,写下从沙窝里掘出“金窝”的人生答卷。

20世纪80年代,她嫁到这片沙地时,眼前只有漫无边际的黄沙。1986年,她埋下第一棵树苗,从此与风沙较劲。树苗被埋,她扒开沙子重栽;幼苗被吹倒,她重新扶起。如今,7万多亩荒沙披上了绿装,治理好的土地上种起了小米,金灿灿的谷穗成了“沙漠黄金”。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毛乌素沙地如今比过去多了300多种植物,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40年把穷日子过成了富日子,就靠两个字:坚持。”殷玉珍说。每天天刚亮,她依然会扛着铁锹巡林,树木在她心中就像孩子,“一天不看心里不踏实”。

从荒漠治理到乡村建设,从生态修复到绿色发展,女性力量正以多元方式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角落。

“一年巡山100多次,穿坏了10多双鞋。”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生态护林员李玉花,和全乡300多名护林员守护着大森林。

与此同时,李玉花还带动乡亲们创办独龙毯合作社,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与绿色经济结合起来。随着5G网络接通,她和村里妇女们通过直播带货,把独龙毯销往大山之外,走出一条“彩虹致富路”。

涓滴之水,汇成江河;点点星光,照亮大地。无数女性用默默付出与顽强坚守,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化为现实,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亮丽底色。

(樊 曦 高 敬 王优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版权单位:西部时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