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7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一带一路 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侧记 “侨”通新丝路 “渝”见新机遇 ——写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开幕之际 西安:更多企业“搭乘”中欧班列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 “北非花园”开出友谊之花 中老签署2025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老挝项目合作协议 中企承建的马东铁项目隧道全部贯通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更多企业“搭乘”中欧班列

■文/姜辰蓉 王佳钰

灞河之滨,汽笛声声。每天,位于陕西西安浐灞国际港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忙碌不息,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的焊装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焊接、涂胶等工序一气呵成,自动化水平令人啧啧赞叹。这座按照欧盟标准打造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基于强大的数字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黑灯生产,不同设备、机器人间自主协调运作、灵活响应,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均达到100%,是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的超级智能“黑灯工厂”。

据了解,今年1月至5月,西安吉利生产整车14.2万辆,实现产值157.73亿元,已带动21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辐射陕西全省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厂区的地理优势与中欧班列的时效优势相结合,为吉利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出口通道。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的跨国产业链布局,也在中欧班列的助力下更加完善。依托中欧班列运行路线,爱菊集团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新疆阿拉山口和西安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形成了“三位一体”闭环。

从2015年起,爱菊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办厂、建设种植基地,让哈萨克斯坦粮油等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记者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看到,来自中亚地区的蜂蜜、饼干、冰淇淋、苹果汁等产品吸引消费者驻足。

“这些产品都是‘乘坐’中欧班列到达中国的。中欧班列不仅让中外商品流通更加通畅,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方介绍,今年1至6月,爱菊集团已通过中欧班列向国内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

作为西部地区通道建设的亮眼名片,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已达18条,线路布局日趋多元、辐射能级持续提升、班列内涵不断拓展,从开行初期百余列跃升至2024年的4985列。截至今年5月底,西安开行的跨里海班列累计达到363列,累计集结转运货物超18万吨。

如今,中欧班列(西安)已成为陕西省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西安市促进外向型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

“按照国铁集团公布数据,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西安国际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表示。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正以中欧班列(西安)为笔,在“一带一路”画卷上书写新时代开放经济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版权单位:西部时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