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个旧市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个旧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北岸,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东、西、北与蒙自市、建水县、开远市相邻,南与金平县、元阳县隔江河相望,距昆明280千米。
地形地貌:全境为平坝、山地、低山河谷三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海拔跨度在150米~2740米之间。地势大体为东、西和中部较高,南、北部则较低,山区占全域总面积的86%。
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6.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四季如春。由于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
历史变迁:个旧历史悠久,约5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生息。西汉时为益州郡贲古县属地,汉代开始产锡,个旧地名形成于明代,清光绪十年设个旧厅以管理矿务。1951年建市,1958年划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辖。
文化遗产:个旧因锡而建、因锡而兴,有着深厚的锡文化底蕴。现存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9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99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28种之多,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锡材中心和砷化工中心,至今仍保有有色金属储量99.52万吨。
生物资源:有乔木树种420种,野生药材200多种,野生花卉270余种,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水资源:处于红河水系与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段,境内多溪流,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市集水面积1586.75平方千米,有河流13条,径流量7.63亿立方米,另有过境水90.27亿立方米。
经济发展
工业:个旧市的矿业保持经济主导地位,有色金属采、选、冶等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年转型发展,现已培育形成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建材、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等8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
农业:个旧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产品有粮食、蔬菜、水果、烤烟等,同时,畜牧业和渔业也有一定规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融合式发展态势。2024年,个旧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6:41.4:52.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756元。
旅游景点
锡城景区:这里有灿烂的锡文化、秀丽的湖光山色、神奇的北回归线标志点和富有都市浪漫情调的城市景观。市区的金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中央,老阴山、老阳山东西对峙,形成两山夹一湖的独特城市景观格局。
蔓耗景区:位于市区东南83公里处的绿水河与红河交汇处,有国内罕见的热带雨林和众多的珍稀植物,是科学考察、旅游观光和探险的理想去处。
白云山景区:离市区21公里,景区内林涛滚滚、苍松叠翠、云海茫茫、空气纯净,还有温度高达103度的矿化温泉,是旅游探险、度假疗养的理想地方。
大屯海景区:距市区35公里,景区内湖泊渔歌,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最适宜驾车旅游和水上娱乐。
城市建设与荣誉
城市建设:个旧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3.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5万人,城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57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2%。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610.7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9.7%,绿地绿化率4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4平方米。
城市荣誉:曾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殊荣,被誉为“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民族风情
个旧世居汉、彝、回、苗、傣等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