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b.shibaowang.com.cn/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8月25日,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在呼和浩特市开幕,本届中蒙博览会的主题是:“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中蒙两国山水
http://szb.shibaowang.com.cn/m/content/2025-08/26/002110.html

等待处理…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幕 商路通达谋共赢 贸易涌动拓新局

8月25日,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在呼和浩特市开幕,本届中蒙博览会的主题是:“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

中蒙两国山水相连,友谊源远流长。两国1949年建立外交关系,1951年建立贸易关系,1989年成立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1991年签署投资保护协定。随着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握手”,双方矿产资源、能源电力、机动车辆等领域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中蒙两国陆地绵延相连4700余公里,其中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的边界线长达3100余公里。内蒙古对蒙古国的10个对外开放口岸分布在这辽阔的边境线上,向北开放桥头堡经贸活力涌动。

当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沐浴第一缕阳光时,载满新鲜果蔬的货车已排队就绪,办理完通关手续驶向蒙古国。次日早晨,水灵灵的时令果蔬便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商超上市,供当地居民挑选购买。

(下转2版)

(上接1版)

自2018年中蒙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在二连浩特口岸开通以来,截至2025年7月底,二连海关累计监管出口果蔬约80万吨,为蒙古国生鲜市场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支撑。为了让新鲜农产品高效输往蒙古国,二连海关打破周末和节假日通关限制,应用智能监装监卸、即时施封、非侵入式查验等技术手段,减少果蔬滞留时间,实现“随到随检、即检即放”。

火爆的果蔬贸易见证了中蒙经贸发展的蓬勃生机。

内蒙古对蒙古国贸易额约占全国对蒙古国贸易总额的60%。内蒙古自蒙古国进口商品主要以煤炭、铜矿砂等大宗商品为主,出口蒙古国商品以车辆、钢材、农产品等为主。货物源源不断地通过中蒙口岸向两国运输,经贸往来日趋密切繁忙。

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是中蒙贸易的现代化突围。

8月20日,在中蒙货运量最大口岸甘其毛都口岸,一辆辆无人驾驶的橙色AGV自动导引车根据导航路线有序且忙碌地穿梭。

甘其毛都口岸承担着煤炭、铜矿砂等能源矿产资源进口任务。在启用AGV跨境运输货物模式的3年间,该口岸跨境AGV运输通道累计入境AGV自动导引车13.5万辆次,年运力突破900万吨。科技赋能下,该口岸成为中蒙能源资源大宗商品跨境运输的“新动脉”。

作为中蒙贸易的核心运输纽带,中欧班列依托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枢纽优势实现量质齐升。

2013年开行2列,2018年开行1052列,2024年开行3389列——数据曲线勾勒出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的成长轨迹。运行线路达到73条,通达1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城市或站点,国内辐射24个省份的60多个城市,日均进出境10列,形成“内外联通、多点辐射”的运输网络。运行12载,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2万列。

“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铁路是从1956年开始修建的中蒙两国之间的第一条跨境铁路。2025年5月,作为时隔近70年建设的中蒙两国第二条跨境铁路——“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跨境铁路开工。

这条连接中蒙两国的铁路动脉,计划于2027年建成通车。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承担3000万吨的货运量,有效带动中蒙两国跨境物流、产业园区、边境服务等业态升级,扩大中蒙两国在经贸、能源矿产、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草原之路”战略对接的重要实践。

在中蒙两国建交76年的历程中,开放合作吸引力正不断增强,内蒙古对蒙古国投资合作蓬勃发展。

双方贸易规模也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对蒙古国进出口值达346.5亿元,占我国对蒙古国进出口总值的62.9%,展现出双边贸易的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

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作为中蒙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展会,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走过10年,成果丰硕。10年间,中蒙博览会见证了3800多亿签约金额的诞生,见证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8000家企业深度参与。

据了解,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突出区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着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新平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纽带、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支点。

互联互通的脚步行疾步稳,合作共赢的成果多点开花,今日之内蒙古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内蒙古与16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展会合作更加活跃,对外投资更加火热,货物通关更加便利。 (阿妮尔)

上篇:没有了
下篇: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