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b.shibaowang.com.cn/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red/weixinlogo.png
策 划:张海燕 撰 稿:秦蒙琳 赵玲欣 张 琳 王 静 张小宓今年以来,西部多地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阅读服务网络、
http://szb.shibaowang.com.cn/m/content/2025-07/22/001999.html

等待处理…

书香西部 精彩绽放

策 划:张海燕 撰 稿:秦蒙琳 赵玲欣 张 琳 王 静 张小宓

今年以来,西部多地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阅读服务网络、打造多元阅读活动、强化品牌建设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云南宾川

全域联动 共向用力

宾川县金牛镇越析社区阳光驿站在大方书店举办了以“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60名小朋友及其家长参与活动,共同享受这一场阅读盛宴。

近年来,宾川县结合特色资源,不断优化全民阅读组织方式,构建全域联动、共向用力的阅读推广格局,持续建强“书香宾川”阅读品牌。

构建“四级联动+数字赋能”的阅读服务网络体系,“固网强格”全面激活全民阅读“神经末梢”。宾川县建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级农家书屋为服务点、全县书店网点为阅读推广点的四级服务链条,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5个、农家书屋89个、村级图书流通点35个、书店网点28个。在此基础上,宾川县依托国家各项文化惠民措施不断拓宽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功能,在免费开放阅读空间的同时,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通过电子借阅系统、手机App等实现时时刻刻“指尖可查、云端可读”的智慧服务功能,形成了县、乡、村上下联动,各类书店满足不同读者个性化需求,数字赋能覆盖全域的阅读服务网络体系,每年服务接待读者约2.8万人次,图书流通每年约3.7万册次。

打造“多元活动+品牌引领”的阅读推广矩阵体系,“以点带面”不断推进群众性阅读活动健康发展。宾川县持续创新全民阅读活动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并将各类阅读活动统筹起来,有机融入全县重点工作、重点产业、重要文化活动之中,打造“书香宾川”系列活动品牌矩阵。同时,宾川县着重选取“文武庙韵·国学经典传承”等部分特色活动,以其为载体打造群众性阅读活动品牌名片,通过“文化IP+场景体验”相结合提高群众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引领居民参与阅读、崇尚阅读,不断拓宽全民阅读覆盖面。

完善“协同共建+文化融合”的阅读生态培育体系,“全域联动”持续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宾川县整合宣传、教育、文旅等多部门资源,构建了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政协、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等部门,以及新华书店等企业积极参与,各乡镇、村组全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在“党建引领、全域联动、共向用力”的阅读推广格局下,宾川县以“相约四季”阅读推广模式为主线,将学习党的理论及红色文化、侨乡文化、农耕文化等有机融合,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遍布城乡、文旅融合的全民阅读活动,并依托宾川本土特色文化基因以及各级各部门联合带动和各类型读书活动引领,推动全民阅读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家庭教育等同频共振,培育全民阅读良好生态,营造浓厚的全社会读书氛围,不断增强“书香宾川”阅读品牌的辐射力与社会认同度。

内蒙古呼和浩特

数字资源进地铁

呼和浩特市民发现,乘坐地铁在新华广场站、呼和浩特站、内蒙古博物院站、将军衙署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候车时,这里全新放置了“数字图书墙”,突破传统借阅模式,采用“云端书库+即时阅读”的智慧服务形态,乘客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中阅读或收听图书,让乘客在候车和乘车之余,享受阅读的乐趣。

据了解,为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切实助力文旅融合,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携手呼和浩特市地铁,首次推出数字资源进地铁活动,为忙碌的地铁乘客送去一抹书香。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为全市读者精选各类图书,不仅包含《庆余年》《六姊妹》《小巷人家》等热门影视剧原著,还有《乡土中国》《时间简史》等名家名作,同时也为年轻读者挑选了时下最流行的精品网文,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数字图书墙”还专门开设“精品分类听”栏目,让读者可以在精细化、个性化的分类条目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声书籍,只需一副耳机,就可以在嘈杂的上下班路上享受独属于自己的听书室,利用碎片时间,为人生充电。

此次数字资源进地铁通过载体创新、文化传承、乘客互动等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让阅读触手可及,使书香飘满青城。未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还将不断深化数智创新,赋能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继续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为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甘 肃

十六区县建阅读基地

甘肃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印发《2025年甘肃省全民阅读工作方案》。今年,甘肃将以“深化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陇原”为主题,不断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管理运行机制,丰富阅读内容,创新阅读方式,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

《方案》从7个方面确定了28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主题阅读引领计划方面,《方案》提出,全省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主题类图书深度研读和宣讲传播,带动全省主题阅读走深走实。此外,开展“小手拉大手 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

在阅读推广活动方面,《方案》提出,实施“书香陇原·陇韵传声”全媒体视听融合传播项目,统筹利用省、市、县三级媒体优质资源,以专题节目打造短视频并全网宣传推送,通过“选拔+培训+传播”模式推选“讲书人”“传声者”,线上线下开展巡讲、朗诵、征文等活动。开办《书本里的丝绸之路》《陇上作家访谈实录》《雨薇读书》《丝路书香》等栏(节)目。

在阅读阵地扩容提质方面,《方案》提出,将全力打造庆阳市西峰区和镇原县、平凉市崆峒区和崇信县、白银市会宁县、武威市凉州区、临夏州积石山县和康乐县、敦煌市、张掖市甘州区和临泽县、天水市麦积区、定西市通渭县、陇南市武都区和康县、甘南州合作市等16个县(市、区)全民阅读基地。

甘肃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全省各地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全民阅读工作的统筹协调,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加强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全民阅读工作。教育、农业农村、文旅、妇联、残联、科协、团委、文联、工会等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行业引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共同推动全民阅读设施建设和促进工作。各级各类媒体要加大全民阅读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甘版”好书推荐、阅读典型推广等宣传报道,运用各类传播手段,做好荐读导读和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丰富全民阅读宣传形式,提升全民阅读兴趣,营造书香社会氛围。

贵州遵义

推进全域化阅读文化阵地建设

为了在阅读中传承长征精神,在遵义市娄山关社区里,红色农家书屋结合电子书、有声资源打造了沉浸式学习空间;遵义市图书馆建立的红色文化书库,收录了地方文献3000余册,推出的“红色故事AI语音导览”功能,让游客扫码即可获取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的动态解读。此外,该市还推出“阅读红色经典 讲好遵义故事”“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阅读推荐”“红色书籍人人读·红色图书展”等活动,进一步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为全面推进全域化阅读阵地建设,让优质阅读资源触手可及,遵义市构建起“图书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多元化阅读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建社区图书室,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职工书屋,校园书屋持续升级完善;红花岗区、汇川区年年将“流动图书车”开进社区、集市等人流密集的区域,打通“城—镇—村”阅读通道,为群众送去丰厚的文化大餐。

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图书馆按总分馆网点结合模式,共建成市、县级图书馆分馆200余个;建设13所城市主题书房,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书屋146个,农家书屋1805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全市行政村覆盖,成为群众“阅享生活”的好去处。

随着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遵义市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借助“遵义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移动图书馆”“云悦读”等特色栏目,免费向市民开放“数字图书馆百万电子资源”;遵义数字图书馆推出“畅想之星”优质电子书及有声资源库等专属服务,目前注册用户已超80万,日均访问量最高达5万人次。

过去“一卷在手”,如今指尖轻点“一屏万卷”。遵义市、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及部分村(社区)持续完善“电子阅览室”,配备电子阅读设备270余台,与全国及省级数字图书馆实现互联互通,让群众能便捷享受阅读服务。

此外,遵义市还紧扣“4·23世界读书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及“全民读书月”等节点,持续深入开展“书香七进”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将阅读推广至机关、企业、校园、家庭、社区、军营及农村,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提升文化素养,共建书香社会。

青 海

“书香青海”品牌建设将持续提升

青海省新闻出版局印发《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青海省将聚焦“书香润江源·奋进新征程”主题,深入推动“书香青海”建设。

《方案》从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活动影响力;开展系列活动,丰富阅读内涵;强化产品供给,厚植阅读底蕴;深化数字阅读,拓宽阅读渠道;深化“七进”活动,拓展阅读覆盖面;关注特殊群体,保障阅读权益;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吸引社会力量,优化阅读保障等8个方面,确定了22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强化品牌建设方面,《方案》提出,持续提升“书香青海”品牌建设水平,丰富品牌内涵,扩大品牌辐射范围。深入挖掘青海特色文化元素,将地域文化与阅读活动深度融合,使“书香青海”成为展示青海文化魅力、推动全民阅读的亮丽名片。面向全省征集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和创新项目,对入选项目进行宣传推广和资金支持。建立全民阅读项目库,为各地开展阅读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创新发展。

针对不同阅读主体,《方案》明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为依托,开展农民读书征文、阅读分享会、图书展销等活动。聚焦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益,举办“残疾人无障碍融合阅读”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盲文书籍、有声读物、无障碍阅读设备等,组织志愿者开展陪伴阅读、朗读服务等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的阅读需求,开展送书下乡、流动图书服务等活动,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阅读资源和服务。

在加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加大对全省18个推广中心、41个推广站点的管理与指导力度,推动推广中心、站点规范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动公共图书馆结对帮扶工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打通图书资源共享渠道。推进“社区阅读+”模式,各市州应积极探索社区阅读模式,引导公共图书馆、农(牧)家书屋、职工书屋将服务延伸到社区。

云南丽江

精细规划 多维联动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积极打造“1个顶层中枢调控文化养分输送+5条县域文化动脉定向灌溉+N个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的全民阅读“1+5+N”模式,通过精细规划任务、明确各方责任,推动精细化分众阅读,营造出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当前,丽江市党政机关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全市各级机关积极建立完善阅读机制,充分利用阅览室、活动室、职工之家等现有场所,广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大力推进“书香机关”建设。

丽江市委宣传部每年举办“天雨流芳·书香丽江”系列活动,还连续组织了四届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云南省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丽江举办,成为全市阅读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

同时,丽江市建立机制,出台促进全民阅读措施,设立“金牌公益阅读点灯人”等阅读荣誉机制,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治理新格局。

丽江市按照“一县(区)一品牌”“一县(区)一活动”的要求,各县(区)每年举办一场较大规模的全民阅读大会,覆盖城乡人群,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古城区全年以“天雨流芳 书香古城”的主题,每月开展一次农家书屋观摩示范阅读活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以“书香玉龙”为主题,举办玉龙县第一届中小学教育大阅读“与书香为伴 与智慧同行”主题系列活动;永胜县以“书香之城·文化永胜”为主题,举办“品读永胜边屯文化·共绘民族团结画卷”等活动;华坪县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建设书香华坪”为主题举办诵读经典大赛;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书香小凉山·阅读促融情”等阅读活动。

此外,丽江市教育系统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大阅读”活动,提出“每天阅读半小时”“每学期至少读5本经典”等具体要求。2024年以来,丽江市教育系统开展各类阅读活动5200场次,40余万名学生参与。

丽江市共青团系统以“书香丽江·青春阅享”为主题,开创“阅读+文旅”“阅读+非遗”“阅读+联谊”等多种符合青年需求的“阅读+”模式,为丽江注入持久的文化活力。

丽江市充分发挥图书馆系统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建成1个区域中心馆、5个县(区)总馆、65个乡镇(街道)分馆、8个区域中心的特色分馆,实现全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便捷服务,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阅读服务体系。同时,丽江市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精心打造升级一批既具民族特色又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书屋,建成农家书屋477个,行政村100%全覆盖,其中示范类41个,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文化加油站”。

此外,丽江市还创新打造了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阅读推广项目,定期开展“天雨流芳”文化讲坛、“丽图公开课”、少儿“小蜜蜂”阅读推广计划、“无障碍阅读”服务,在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景区设立阅读驿站,年均组织线上线下阅读活动400场次,32万余人次参与;年均开展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等活动2800场次,5万余人次参与,实现了从单纯的“文化粮仓”到富有内涵的“精神乐园”的转型升级。

贵州麻江

城市主题书房开放投用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首家城市主题书房前不久正式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一个集阅读、学习、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市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书房,寻找自己心仪的书籍。与此同时,一场以“亲子阅读 共促成长”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也在书房内热烈开展。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与家长们一同沉浸于书籍的奇妙世界,共同感受阅读的魅力。

“主题书屋环境优美、宽敞,借还书操作方便,周末可以带孩子来这里阅读。”家长张安芹说。

城市主题书房位于杏山街道群英路麻江县示范幼儿园旁,环境明亮舒适、简约雅致。图书种类丰富,涵盖党政读物、文学、历史、少儿等类别,目前已拥有藏书3000余册,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兴趣人群的需求。还配备了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视听一体机、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设备,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书房内,精心设置了图书阅览区、儿童区、休闲区等功能区,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图书馆离我的幼儿园很近,我放学了就能来这里看我喜欢的画本,平时周末爸爸也能带我来这里读书。”麻江县示范幼儿园学生谢思甜开心地说。

据了解,城市主题书房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21:00,节假日照常开放,在此期间所有市民均可自由出入阅读。读者只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借阅卡,就能轻松完成图书的免费外借和归还。

“麻江将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让城市主题书房真正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家园。接下来,我们将创新服务,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麻江县图书馆馆长刘盛玉介绍。

城市书房的建设,不仅是图书馆的一种延伸,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在全民阅读浪潮中,这个集图书借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在丰富了文化氛围的同时,也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呼伦贝尔

“书香小城”韵味浓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通过设施升级、活动创新、宣传推广三位一体的系统性举措建设“书香小城”。当地多措并举创建“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品牌,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阅读生态网络,让墨香浸润街巷阡陌,使阅读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阅读成为城市新风尚。

升级改造阅读设施,打造智慧化阅读场景

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扎赉诺尔区不断加大对阅读设施的投入,构筑智慧阅读矩阵,拓展书香辐射维度。扎赉诺尔区以科技赋能传统阅读空间,打造虚实交融的立体化知识场域。

一方面,扎赉诺尔区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集纸质文献、数字资源、影音资料于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藏书规模突破33万册,覆盖党政理论、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健康生活等多个领域。完善推出“你阅读、我买单‘线上鸿雁悦读’”读者服务项目、线上借阅、电子图书下载等便捷服务,年服务读者逾万人次。

另一方面,基层阅读版图同步升级,充分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开展阅读活动:图书分馆、草原书屋、中心书房等基层文化阵地20处,建成投用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建图书角、书香驿站等40余个共同编织城市15分钟阅读圈。

扎赉诺尔区注重阅读活动的创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居民参与。在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通过举办“书香扎赉诺尔”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诚信建设”书法作品展等文化展览,将阅读与艺术相结合,传递“书香扎赉诺尔”的独特魅力。

同时,开展“朗读征集”“每周荐书”“线上图片展”“科普课堂”和“知识竞赛”等线上线下活动,2025年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30余场、惠及群众超3000人次,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灵泉镇及各街道创新实施“书籍‘点单’送上门,阅享书香零距离”“送书上门 文化助残”等文化配送活动,精准对接特殊群体需求,打造“行走”的阅读课堂,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让知识清泉流淌至城市末梢。

为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扎赉诺尔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利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读书活动信息、推荐优秀书籍,吸引读者关注。引导居民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专家学者与市民读者共筑思想沙龙,形成“阅读-分享-再创造”的良性循环。将阅读意识植入城市肌理,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阅读生态圈。

扎赉诺尔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扩大“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品牌影响力,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为驱动,构建“全域覆盖、全龄参与、全时服务”的新型阅读空间。让书香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边疆小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生命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西部时报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